2020年1月15日


影视界、音乐界、时尚界怎么都这么迷恋他呢?!

他是被建筑界低估的全才,
曾师从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他是半路杀出的“野路子”建筑师,
是美国富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建筑大师;
他的奇思妙想造就了无数令人惊叹的建筑佳作,
直到今日,依旧在世界各地拥有极高辨识度;
而他的遗作成为电影、MTV,
甚至广告中的高概率取景圣地。


他就是
约翰·劳特纳(John Lautner)1911—1994年


出生于1911年的Lautner,自幼在密歇根州的马凯特度过,这里葱葱郁郁的自然森林和神秘的苏必利尔湖(Lake Superior),无疑在Lautner心中埋下了令其日后设计灵感迸发的种子。

1933年,Lautner大学毕业后,成为了著名有机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门徒,并参加了赖特自办的学徒会。但学徒会没有正规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仅限于赖特一人,Lautner的日常是锄草种地、钉木板、砌石墙.....唯一的建筑课程,就是看赖特如何画草图,然后由他和其他学徒把草图深入细化。

▲学徒期间的Lautner

Lautner靠着自己对建筑设计的热爱,自学成才,直到1938年与赖特产生了分歧,才结束了学徒生涯,之后他一路西行直至加州,开创了带有个人色彩的有机主义建筑风格——崇尚有机、自然,以清晰的线条和大胆抽象的几何形状为标志,精致又低调中却又透露着一丝大胆建筑风格。

在事业刚起步时,他设计了当时不为人理解且声名狼籍的古奇咖啡馆(Googie's Coffee Shop),他也气愤过,但是更多的是选择漠视,坚持自己的,用行动证明自己。后来,他的这种设计居然成为一种流行风格,叫做“古奇建筑”派(Googie architecture)。

▲战后美国梦时尚的时尚元素之一,古奇咖啡馆

虽然有这么大影响,但在那个时期,对于Lautner建筑风格的评价,始终是典型的两极分化。一方面,在几本权威的英文现代建筑通史里,或者说在“主流”建筑理论界,根本找不到他的名字;另一方面,在一个不算太闭塞的圈子里,Lautner征服了许多业主、导演、设计师甚至建筑师同行。从建造设计的初衷到再次被镜头重塑记录,Lautner本着“住房是人类最基本需求”而创作的建筑,每一个都非比寻常。到现在他的建筑存留,世人所能够领悟到的是他通过艺术品般的建筑,凝固着时光与时光中的宝贵故事。

今天,就跟随我们的内容走访他那些令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住宅吧!这些住宅大多位于美国洛杉矶附近,数量多达150所,我们选了七间代表作来细细发现其中的奥秘,以及毫无例外的,它们都受到时尚、音乐、电影圈的追捧热议至今!



Part.1

从精神异常者的巢穴到超级英雄豪宅


Schaffer Residence 

洛杉矶 • 1949年建造

■建筑本身以木材建造,理性的玻璃结构充满极简"禁欲"的面貌,用来搭配电影《单身男子》中失去最爱的男主再合适不过。


从第一件称得上代表作的Schaffer House开始,Lautner开始和端庄的主流现代风格分道扬镳。建筑风格虽然仍带有赖特式手法的痕迹,但是已经更加自由,或者说更加自然。


从他的建筑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红木的情有独钟,木材与玻璃的切合使用的频繁性,力求建筑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他把平顶与坡顶、直角与斜线貌似随意的混杂在一起,整个建筑和周围的树林咬合在一起,似乎在告诉我们完整的长方体绝不是优秀建筑的必要条件。



他一直关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以建筑的方式在不断探索着,他对建筑的整体、外观、硬件和设备都会进行细致的设计。


Chemosphere House

洛杉矶 • 1960年建造


■男主在豪宅色迷心窍的偷窥,却引来了杀生之祸的故事。Chemosphere House作为电影《粉红色杀人夜》豪宅的取景地,其独特的窗户设计及怪异形状,赋予了影片更多的神秘和科幻意味。


1960年是Lautner的事业高峰期,他靠自己的天赋与勤奋,再一次领悟到自然与有机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真谛,随后Chemosphere House的建成,也为他赢得了学院派的尊重。


曾经被称为“世界最摩登的房屋”,是他用钢筋混凝土柱领空山野之中,建造了一个八角形混凝土奇特建筑,像不像一架悬停的UFO立在陡峭的坡地上?


而这个上世纪中期最伟大的建筑,仅仅通过一个高空索道与外界相通,这是极度考验Lautner能力的,但是他做到了。


你可以从宽敞的室内,透过向内倾斜的玻璃幕墙,将洛杉矶全城和远山的景色,尽收眼底,做到结构与建筑浑然一体。

总的来说,这个建筑看起来有点抽象和脱节,甚至在风格和结构上有点超然。但是当你真正看到这些作品时,它们又非常巧妙,这和上世纪70年代盛行的Mid Century Modern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样崇尚有机、自然,是一种具有独特品味的建筑风格。


Garcia House 

洛杉矶 • 1963年建造


■电影《致命武器2》中最令人难忘的场景,莫过于主人公用一辆小货车,将南非总领事的巨大宅邸从山上拉下来。



1963年的Garcia House,Lautner用其独树一帜的住宅设计颠覆了人们对于住所的想象,他让我们看到钢筋混泥土也可以和大自然完美巧妙的融合。


为了让别墅更加牢固,他特意在建筑前方设置了一个"v“字型钢梁,用来支撑着巨大的圆弧拱形,将建筑紧紧牢固字斜坡之上,同时,其他建筑平面则用混凝土支撑起来。

好奇的路人看到的不过是一扇几何形的门,殊不知里面别有洞天。


由于这栋别墅所处的地形过于崎岖贫瘠,因此他决定使用玻璃幕墙来装饰建筑的前后方,为了表现温馨的感觉,他还使用各种颜色的玻璃,并用窗格隔开。

就整栋建筑物的外观设计而言,不仅一如既往地走大胆风格,更是将设计师对艺术的无比热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栋别墅对天然材料的运用也可谓丰富,如附有温和装饰纹理的食材和木材,当然这与建筑本身极为冒险的构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经过lautner的天才之手后,不仅成功消除了室内外对落差,同时更完美的诠释了自然与有机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特征——整栋建筑平台上的部分无墙房间,都能欣赏户外全景。室内的旋转楼梯弧线优美,是建筑室内最优美的风景线,使得整个平面拥有戏剧舞台般的效果。



Arthur Elrod House

洛杉矶 • 1968年建造


■电影《007之金刚钻》中邦德深入敌人巢穴,打斗场面精彩绝伦,却也被取景的豪宅抢尽了镜头。



1968年 Lautner设计了这座在当时来讲颇为前卫的“飞碟建筑”,在当时来讲甚至可算得上怪异。他彻底打破了建筑历史性风格和传统轴对称等格律的束缚,使建筑从特殊任务、场地、功能等要素出发来进行规划和设计,将自然与有机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发挥到极致。


看,那个半山坡上的圆形屋顶像不像是外星人的飞船降落于此?

其实,这座混凝土圆顶建筑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保护棕榈泉的家不受严酷的沙漠阳光影响,同时也呼应了在建造过程中山坡上裸露出的巨大岩石。


他特意为业主设计了一个巨大的弧形玻璃墙,可在按钮控制下打开,将房子变成一个巨大的露天露台,享有沙漠、城市和山脉全景。

对了,这个露台还曾经是《花花公子》杂志硬照的背景噢。


这个建筑面积达到了2700多 m²,有五间卧室,其中圆形的起居室直径长达18米,而锥形圆顶天花由九棱混凝土花瓣组成。


Lautner把九棱混凝土花瓣之间分布着九个楔形玻璃天窗,使得整个起居室沉浸在自然天光之中,沙漠、城市山景尽收眼底。


望眼看去,它如电影场景般坐落于陡峭的山脊上,大块自然岩石更是被用作墙身和房间隔断。此处用啫红色布艺沙发来突出沙漠边缘地带的热情风格。


因为造型较复杂,对于室内设计则采用简洁的美式风格,舍弃较硬朗的皮沙发选择了Pierre paulin设计的布艺沙发,和Flos的灯具,以贴近自然。空间的整体基调都围绕着“复古”两个字,无论是配色还是家具造型, 都充分地展现了这一特色,给人一种八、九十年代老电影了怀旧感。


Flos的灯具在设计界一直保持着指针地位,它能把其装饰功能和实用功能完美地结合在这个空间中,造就富有诗意的照明艺术。而出自现代设计之父Pierre Paulin的有机造型沙发,充满雕塑感、圆角化以及有着鲜明的色彩。他设计的座椅形状不是像蘑菇,就是像舌头,让人们从雕塑性与功能性的完美结合中找到生活的舒适感。



Arango House

墨西哥阿卡普尔科 •1973年建造


■嵌在悬崖上,白色混凝土、玻璃、金属构成了电影《钢铁侠1》Stark的无敌海景房。这是制作团队从 Arango House中汲取的灵感,通过电脑设计出来的,无论从建筑的外观曲线还是室内设计,都能发现制作团队对Lautner满满的敬意。



这一阶段Lautner设计的建筑体量越来越大,比如Arango House,就是一个2000多m²的豪宅。建筑使用最简单的几何形式,特别是圆圈,三角形的形式,成为他这个时期的主要形式,斜屋顶的设计,让室内外流畅联系起来的,也就是他所说的整体性自然与有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Lautner创造的Arango House在其巨大混凝土柱支撑的圆形屋顶下面,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空气和阳光。


建筑的室内、室外联系性可以说是突出和优秀。


Lautner把建筑修建在靠近太平洋东海岸边的高地上,运用了大量极简线条打造全通透的格局,水泥浇筑而成,充满了原始的崇高与诗意。




Part.2

是音乐,更是纪录片

Sheats-Goldstein residence 



洛杉矶 • 1968年建造

MTV《Lets Get Blown》、《MADE》


▲美国西海岸饶舌教父史努比·狗狗


▲韩国顶级天团Big Bang 


这是一套纳入博物馆的豪宅,并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频繁出现在音乐视频、电影中:如《霹雳娇娃2:全速进攻》、《谋杀绿脚趾》、《低俗小说》等等,更是各大时尚品牌的广告拍摄地。此外,它也是名流们的私人派对场所。

整体体现了典型的Lautner设计手法,他为了模仿洞穴把房子建在了山坡的砂岩之中,做到了住宅和外界自然的环境完美的融合,最终建造独特的无尽空间。


房子主要由玻璃制成,可以俯瞰太平洋、Fox工作室和洛杉矶市区的全景。


作为景观的延续,Lautner试图将住宅本身融入到周边茂盛的自然景观中,进一步模糊室内外的界限。


所有的家具都烘托了建筑,并与其紧密联系,该形式的完美就在于功能的整体性。即粗野水泥从建筑延续到空间产品,形成粗犷的体量感。工业与自然的结合在人为制造和自然制造之后达到平衡。


这栋别墅备受好莱坞青睐的原因,除了拥有堪称一绝的设计理念之外,还因其中每件家具都是他亲自设计并定制的。


在这里,自然不是拿来看的,它就在房间里,触手可及,仿佛就是生活在自然里。露天的三角形泳池极具设计感,与斜面房屋结构完美呼应。


混凝土屋顶像帐篷一样斜插进地面,700多个高脚玻璃杯直接浇筑在三角形图案的结构密肋之间,投下闪烁迷离的光点。



当你看到混凝土的时候,仿佛给你如释重负的感觉,自然中透着轻松的舒服,没有束缚和过多的修饰,只是简单,质朴,纯净,粗糙中带着质感。这不正是Lautner所追求的么?


Part.3

聆听“艺术品”的灵感碰撞

Bob and Dolores Hope Estate 



洛杉矶 • 1978年建造

Louis Vuitton 2016早春秀


■LV艺术总监 Nicolas Ghesquière 毫不掩饰对这幢建筑的一见倾心:“Lautner的设计有着呼之欲出的 70 年代感觉!从亲眼看见这房子的那一刻起,它就成为我的灵感之源。”


▲ Louis Vuitton 2016度假系列 秀场陈列


进入1970年代之后的Lautner,可以用“自由自在”来形容。他设计的Bob and Dolores Hope Estate带有巨大拱顶和中央天井,其建筑独特的沙漠自然有机风格成就了当时建筑史上的一段传奇。


Bob and Dolores Hope Estate 为当地经典地标建筑,其外形有如一座火山,三个帽舌状拱顶、中空混凝土屋顶为天井引入充裕光线等匠心设计令人喝采。


混凝土的屋顶,像臂膀一样向外展开,其形状酷似火山,看似野性粗犷的环境中,却流露着别样的浪漫情怀。


建筑以高超技术以及雄伟壮丽、别出心裁的线条而著称,三道类似于面甲的拱门与波浪状混凝土屋顶和中心天井庭院相映成趣。



Part.4

打造未来感 钢筋水泥中的狂想

Lautner在建筑界的传奇地位无可撼动,他的设计理念被各大建筑师效仿,他的作品被作为主题在世界各大展馆展览,他的经历被拍成纪录片广为流传。

影片《Infinite Space》(无限空间)追溯了幻想天才约翰·劳特纳(John  Lautner)终其一生的追寻,去创造永恒无限的建筑。故事讲述了Lautner的卓越才智和复杂生活,以及20世纪最富有感觉的建筑。

▲纪录片《Infinite Space》海报

思其总总,约翰·劳特纳(John Lautner)在建筑方面的造诣是登峰造极的,他对赖特理论的继承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开创的自然与有机主义相结合的建筑风格上成功的。

▲纪录片《Infinite Space》正片可在哔哩哔哩观看

可以说,Lautner是一般建筑史不谈的那一类建筑师,
却是美国建筑中很有特点的一个人。


阅读原文



策划:  Tyra
撰文、编辑:张颖
摄影师:Joe Fletcher Photography、LELAND Y.LEE、Richard Po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