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1日


你所想的“美国梦”,在这位九零后设计新生代身上都实现了

在室内设计领域,“资历”总是尤为重要的评价标准。

初出茅庐的设计师常常需要用“我做了什么”来定义“我是谁”,再在经年累月的作品积累之下,凭借“我终于成了谁”来指向“我可以做什么”。

在这个生态系统里,“年轻”意味着一张白纸、无所倚仗,只能“被机会选择”。


听起来像是设计圈格外残酷的生存法则,而所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如果我无可失去、无可依仗,那么每一次冒险,都是拥有和成长。”

今天,要介绍就是这样一位敢想敢为的九零后新生代设计师Chris Shao 邵程。


他漂洋过海来到纽约,一晃快十年光景。从本科商科转到纽约室内设计学院攻读美术硕士学位,还未毕业便(奇迹般的)赢得竞标而获得了他的第一个委任设计,以初出茅庐的姿态迈入室内领域。这是套多户型住宅公寓的室内设计项目,位于很国际化的街区SoHo,坐落于Varick街111号。


▲ 从设计师最初Site visit到去年建筑外立面已初见端倪,项目将于2020年秋季完工。


还未毕业?

在竞争激烈的纽约?

作为中国人?小编都很想问为什么!


也是带着这份好奇心,我们来到Chris 在纽约的温馨公寓做客,顺便听他说说自己出道这些年(才两年)的神奇(努力)经历。



话是如此,而他真实用自己的经历验证了一件事,即时代早已为每个敢做梦的人埋下了礼物——如果张狂背面是勇敢、勇敢同时依托创造与想象,那么所有看似合乎情理的法则,都可以、也终将被年轻人打破。



他不断切换生活的城市,喜欢感受不同的文化,大学时期就辗转于六七个不同城市和国家之间。很多时候对设计和审美的表达都是来自一份天生的敏感和后天的经历加持,就像Chris 在2015年被全美研究生专业排名第一的纽约室内设计学院录取的时候,他的设计专业背景其实为零,半路出家单纯的只是出于兴趣和他的一腔热情。



▲ Chris在纽约工作室


而后,凭借超强的执行力,他于2016年创立了Chris Shao Studio LLC,于世界范围开始展开设计业务。2018年,上海工作室召禾室内设计(上海)有限公司成立。

 

▲ 纽约工作室空间沉稳而有质感


说到设计表达,有一次,Chris问业主:

“你如何看我的设计?”


业主迟疑了一下…说:

“emmm,跟你本人很不同……”(哈哈哈)


脑补一下他的日常画风,活泼(逗逼)少年也是没谁了……


他的设计理念根植于无国界的现代生活,尊重材料的天然美感;同时在不牺牲经典的浪漫气息里加入前卫的元素,设计并不为了博眼球,而是能够经历时间长久的考验。


就算你可能会说,这么年轻设计处理还是会稚嫩。可那又怎样呢?哪位设计师不是这样一步步稳扎稳打熬过来的?


目前,两地工作室都在国际范围内扩大了其在高端住宅,酒店和商业项目中的领域。



01

做客纽约公寓

#屏风、壁炉、老房子,生活就该与艺术为伍


纽约如梦想与现实交汇的城市,当阳光照耀时,你总会充满希望的不断上路。城市充满丰富的层次,让人们想逃离又想回来。“我最爱纽约的Noho区,因此我的工作室选在那里;而生活的周边,我希望能更悠闲又富有艺术气息。”


▲ 生活在纽约,感觉每天都要认真打扮下才能出门


Chris喜欢时尚,对潮流有自己的理解、爱喝酒(只喝dry Martini,卡路里少但可够醉),痴迷健身,他的公寓在画廊扎堆的纽约Chelsea 区域。



他也爱到世界各地旅行、痴迷尝试最新的酒店(设计师职业病),设计本就是一件触类旁通的事情。“我是Aman的忠粉,每次去住都感觉可以多做十个设计出来、灵感爆棚。如果有朝一日可以设计Aman,那我真的死而无憾!”他打趣的说道。


还是那句老话

“想知道一个人的性格就去他家看看。”



当你走进Chris的家,则容易被房子中非常有岁月感的部分击中,也容易发现在视觉的繁复和时髦背后,一个年轻男孩对美更多层次的理解和表达。



Chris 说:“这个家最吸引我的就是那个可以烧火的壁炉。”对住惯现代化公寓的他来说,一个可以烧火的老式房子更值得幻想、也温暖得多。“但后来我发现,拥有火炉是简单的,买烧的东西很繁琐的。大概搬进来一共也就烧了三次吧。”(哈哈哈)



除了偏爱老房子,Chris 的家里也装满了他从各地买回来的古董、艺术品和家具。一面据说可以追溯到清朝的镶嵌玉石大漆屏风,是他在三藩市的一个香港人家里收来的。博古题材的玉石雕工细致,不同色彩的图案是通过不同玉石镶嵌来呈现。



据他描述,这是那段时间痴迷《延禧攻略》的“后遗症”之一,面对这部精致华美的清宫戏,他几乎边看边截屏,因为处处细节都能成为他设计的养分。还有墙面的几屏画幅,也是充满浓浓的东方韵味。

 


除了壁炉和屏风,家中还有一把线条流畅、皮木结合的手工椅子格外吸睛。“椅子是在波特兰收的,那里有很多木头和木匠。这把椅子的制作者白天上班,晚上就在家做家具。这把椅子的价格和那面玉屏风差不多,但我当时很想支持一下这个设计师,就买了回来”。

 


在那把椅子背后靠墙的地方,摆放的是一个十八世纪维多利亚式的桃木书架。“很多人会觉得古董很贵很贵,其实真的没有,很多都比意大利那些现做的便宜很多。我的书柜买了两三千美金,但是它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当然可能对真正的专家来看,它不是说多名贵可能就是旧而已,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很喜欢上面的一些细节跟时代的痕迹。”

 


而在整个空间里看起来中规中矩的棕色沙发,则是Chris用做室内设计的第一单赚到的钱买的,回想起来仍觉得意义非凡。“当时就真的冲进纽约Minotti的展厅买了一套沙发,现在想想觉得很疯,因为那个沙发的价格差不多可以买个车了。”


“沙发进家的那天我还激动的拍了照,现在看看觉得自己当时可真好笑!”




02

在纽约——从第一个项目到工作室

直白、冒险、爱做梦,年轻是敢争取也敢说“不”


Chris还在校园的时候,就接到了第一个大型设计项目,并以此为契机建立了自己的公司。这是许多象牙塔中的学生无法想象的。而他的秘诀也很简单:“在赢得竞标之前,我从来不说我是学生。我就说,我是室内设计师”。



“2017年春天,一个朋友告诉我,566 Broome 的开发商正在寻找室内设计师,当时我还是一名学生。到了年末的时候,因为我即将于次年毕业,正计划要申请工作。我询问开发商是否愿意与我见面,因为我很乐意提出自己的想法。那时我并没有赢得项目的野心,只想着把它当作毕业前的一种体验。我告诉自己,我是学生,I have nothing to lose。”


▲ 设计效果图,大堂入口处


次年春天,Chris和自己的团队参与了投标,并面对超过二十个人,涵盖大楼建筑师、项目所有权代表、营销团队、开发团队等在内的审评团队,开始了演讲。“我记得自己开始自我介绍时,告诉大家我的公司尚未完成一个项目,房间里突然大笑起来”。


▲ 设计效果图,大堂


让人惊讶的是,Chris的团队最终打败竞争者,获得了竞标的胜利,赢得了这个价值约50万美金的合同,并被邀请参与设计建筑物的其余空间。

 

▲ 设计效果图,泳池区域从纽约特有的怀旧砖墙得到灵感


“毕业和接到委任后,我才告诉开发商‘我们是学生’,他感到惊讶,并给予我极大的信任和鼓舞。我不敢相信整个旅程是如何开始的,八年前我以留学生身份来到美国,而现在我领导着一个面向全球的专业设计工作室,感觉非常超现实。我想我实现了我的‘美国梦’。”


▲ 设计效果图,Spa区域


除了敢争取,Chris身上的年轻人特性还包括敢说“不”。无论是面对超过团队负荷能力的机会和项目,还是观念不相符、缺乏专业态度的甲方,Chris都不是温温顺顺只能点头的服务角色,而是更旗帜鲜明地表达立场、敢于拒绝。这种“舍”一方面是爱惜羽毛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可以过滤掉一些耗费沟通精力的糟糕体验。



“我们的团队不以人数取胜,但是工作效率很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管理客户、管理项目的策略。通常我们会根据项目的大小分组工作,通过合理的排期,把项目分期、收放自如地给到客户。同时我们注重每个项目故事的独特性,因为只有把故事讲好,设计出来的语言也才能是统一的。”



伴着项目,纽约办公室也变得顺理成章,Chris Shao Studio LLC 在Manhattan 的NoHo开始了他的设计之旅。工作室做出的设计充满自然主义和折衷主义的气息。



艺术与手工艺先驱William Morris “忠于材料特质”的宗旨对工作室有着很深的影响,由此设计团队提出了一种对于当代设计的新感受,是一种不做作,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的探索与发现。工作室中充满Chris 从世界各地收来的物件和艺术品。


▲ 墙面架子上来自Damien Hirst 2013年作品“Dead Black Brilliant Utopia”

▲ 来自William Gardner Antiques的人形装置,18世纪的葡萄牙Santos Cage娃娃


▲ 浮木吊灯,来自Cameron Mathieson,创作来自他人生经历事故的一次反转。


他对空间,家具设计和装饰物有着自己独到的认知,基于此之上的寻找奢华与简约之间的平衡,以及挖掘不同国度的文化魅力。


不过,可能设计都不是在办公室里做的……  


大概是在健身或者旅行的时候




03

从深圳到上海

东西视角,重塑“中国制造”


在中国出生长大,再加上多元文化教育背景的熏陶,让Chris 不愿把自己局限在某一种标签下。他说自己的梦想是做国际化的设计师,不想单单被定义成中国的或美国的,而同时在纽约和上海拥有工作室,但承接的设计项目并不受国别和地域限制。


在2019年,Chris设计的Fine Dining餐厅ENSUE开幕,坐拥深圳福田奢侈酒店顶层的夜色。而ENSUE也是米其林三星主厨Kostow第一家开在海外的餐厅,可以说他在深圳的第一个项目也打的响亮。

 

▲ ENSUE从入口处,便将来访者引入一场自然的冒险中


两年前,Chris 受邀去到位于美国加州St. Helena 的农场,向主厨Christopher Kostow 阐释他的设计思路。在听完设计想法之后,Kostow 问了他一个有些抽象的问题:“你觉得什么是奢侈?”


▲ Chris在农场探访;主厨Christopher Kostow与Chris在ENSUE


“我当时的回答是,‘能唤起人们情感起伏的东西是最奢侈的。奢侈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一样,它应该是很私人的一种情感’。而这时,Kostow指着农场里的一棵树告诉我,这对他来说是最奢侈的”,那次交谈让Chris印象尤深。


而关于设计的故事就这样起始于一场何为奢侈的探讨。

   


让人心生愉悦的料理,必然要归功于美味天然的食材,它们无疑是大地的礼物。于是他提出“新纳帕料理”(New Napa Cuisine)的主张,并在 2014 年出版书籍,讲述他对食物的理解和羁绊。ENSUE整个餐厅的设计概念,延续了设计师纳帕山谷之行的细腻和感性。

   


为了凸显食物的色香味,主餐厅的背景颜色选择了中性色调——灰色。墙面、地面、木质桌椅乃至上面包覆的织物都延续了这一质朴风格。如同主厨Kostow 对料理所坚持的理念一样,致力于用最质朴、本真的风味来打动人心、传达自然与食客之间的对话。



用内敛的材质、呼应的细节和用心考量的室内灯光,营造出一天内不同层次、不同时间段宛若身处山间的视觉图景。



“整个空间其实就是记录了在纳帕的一天,所以设计的重点就是怎么在不同区域中把时间的感受穿插进去。我们当时去的时候是晚上,没有路灯,很黑,只能看到山上的一点点灯火。这和餐厅入口的幽暗基调是呼应的。”



“而楼上酒吧的区域着重表现的是山间雾气蒙蒙的清晨,要描绘‘雾’这么捉摸不定的东西,这对我们设计上的挑战还是挺大的。后来我们想到在吧台折叠状的玻璃上施加半透明广告喷绘的方式,来营造出有雾的感觉。隐隐约约的纳帕图景、在林间漫步的小鹿和晨间第一缕光的感觉就这样轻盈地勾勒出来了。”



在三层区域,设计师用一盏线条优美的枯叶水滴吊灯,其形态引人联想到厨师在晨间的土地里采集露水的画面,以诠释珍贵的意涵。此外三楼还设有“秘密”区域,按下设置在书柜的开关后,便能打开一个神秘的阅览室。定制的柜子上摊开着精细挑选的书籍,既延续和丰富感官之旅,又让食客从另一层面理解食物与大地。



木材质、金属、玻璃、织物,这些硬朗或柔和的材质,在与光线的调和之下,呈现出和谐且富层次的美感。而随处可见的细节、视觉语言的延续则彰显了设计师对营造故事的用心。



正如Chris自己所反复强调的那样,“我不只是一个室内设计师,同时还是一个故事的讲述者”。因此,他会为每一个项目定制或设计一些独有的陈设或家具,来加强整个“故事”的完整性,试图突破材料的局限,打造每个空间截然不同的记忆和体验。当然,这也意味着大量试错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但这是值得的。虽然代价可能很大,但只要客户能感受到你的用心,也会真心地赞赏和认可你。”



为了讲好故事,他会为每个空间项目设计独有的家具、灯饰,以丰富置身其中者的感性体验。纽约SoHo的地铁文化、美国加州的山谷微风、晨昏交替的光线变化乃至空间使用者的日常起居和生活方式,都成为设计的灵感和重要参考。他很喜爱法国设计Joseph Dirand和意大利设计组合Dimore Studio,大胆将设计元素进行融合混搭、工艺新生所带来的可能性,和他对本土设计局限的思索。



▲ 深圳国际学校Site Visit以及设计效果图


在ENSUE获得好评无数时,他又相继拿下深圳的国际学校、奢侈酒店等若干大项目。与此同时,还在思考着未来尝试做一些产品,把更现代化的设计结合自身的工艺优势,发挥其精髓,让“中国制造“被更多人看见。同时他希望未来有机会将产品的组装工厂放到城市的办公室里,让技艺的重新运用成为产品故事的一部分。


九零后的惊人行动力就是说干就干,他又迅速在上海选到了一间自己十分心仪的别墅洋房。未来,这里会成为他在上海的新办公室、画廊与展厅的复合空间。


▲ Chris刚刚签下的上海老洋房


“现在大家都在说,如何把工厂从城市中赶走,但我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想‘把城市搬进来’。这不是指大规模的生产,而是把小而精的产品纳入城市的生活空间,来改变大家对中国制造的看法。当然,我还要多出一些作品,才有话语权去做这件事”。


从纽约到上海,

用作品说话、Dream Big,

他的设计生涯才刚刚开始!



阅读原文



策划:Tyra

撰文:凌敏

图片提供:设计事务所

新媒体编辑: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