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3日


2月新刊 | 迷人城市形塑记

一座迷人健康的城市是当地所有人的共同杰作,承载着每个人的情感和日常生活。疫情对于城市的良性运作,也有很大的影响,健康有爱的环境会让这里充满温馨,城市“病”了也需要时间恢复,时间是治愈生活本质的良药。


“城市活力”为主题的二月刊,我们将从硬件和软件两个维度展开各自调查。开放、轻松的问题下收获的答案是多样而有趣的,仿佛可以看到一种共识的形成:城市是个我们可以集众人之力来形塑共同利益的地方,一座迷人的城市永远是此地所有人的共同创作。

让我们跟随主编Simone Chen的语音导览

进入2月刊精彩纷呈的内容



ID-影像集

 泉州,洄流 


“ 泉州:

外向,包容,杂糅,温和。

——郭国柱


郭国柱出生在泉州市辖永春县的一个小山村,高中毕业才第一次来到80公里外的泉州市中心。他记得那天特别热,太阳明晃晃的,照得街道白花花的,他则汗流浃背,热得呼呼直喘。2019年,己亥新春前后,他受泉州古城办、洄流在地青年行动小组邀请,回到泉州进行驻地创作,并参与“润物无声”古城保护与微更新展。这给生活、工作于厦门的他一次崭新的观看、体验泉州的契机,他也借此探寻这座城市的性格,进而确认自己的身份来源与性情养成。



ID-DESIGN 对话

 藤本壮介 


“ 说起来,森林其实是一种相当理想的‘建筑’,因为它多样化,并提供了大量不同的功能选项。这或许并不明显,但森林总有它不同的用处。它总是在改变,可以容纳很多人,但你也可以在森林里找到真正的私人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像是梦一般的建筑。

——藤本壮介


直言自己喜欢在“in between”中寻找可能性的藤本壮介,一直以来都站在自然与建筑、室内与室外、私人与公共......各种对应关系的中间地带,意图建立更具开放性的对话。在他的观点里,两个对立概念之间才会产生丰富的体验。2019 年12月,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UABB)开幕期间,我们在他繁忙行程的in-between间歇和他一起喝了一杯咖啡,同他聊了一些新话题:为UABB准备的新作《似于林中》的森林意象、贡献给纽约的第一件作品——The Collective 的共享居住项目......



ID-DESIGN 现场

用设计预测未来



2019年10月29日,由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Altagamma 主办的全球设计创意宏观趋势发布大会NEXT Design Perspectives 在米兰古驰中心(Gucci Hub)盛大举行。关于未来生活趋势的思考,是包容性、可持续性、科技中的世代对抗、新居住理念,还是可自我治愈?我们只有不断发问与思考,答案才能在探索的过程中慢慢得到解答。《IDEAT 理想家》亲临这场烧脑设计盛会现场,带来对明日生活的大胆预想。



ID-DESIGN 话题

ENSUE

感性回归,将山风和晨雾带入餐厅



故事起始于一场何为奢侈的探讨。两年前,来自纽约的设计师Chris Shao 受邀来到位于美国加州St. Helena 的农场,向主厨Christopher Kostow 阐释他的设计思路。这个叫做ENSUE 的FineDining 餐厅,将是米其林三星主厨Kostow 第一家开在海外的餐厅,并将坐拥深圳福田奢侈酒店顶层的夜色,而餐厅即将落户的城市,正是设计师 Chris 出生长大的地方。



ID- SPECIAL City Vitality

 城市,谁在形塑? 


“ 城市要有能力给每个人一点东西, 

所以打造城市要所有人一起参与。

——Jane Jacobs


人类所居住的这片蔚蓝星球拥有5.1亿平方公里,其中陆地仅为其中的29%。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全球人口增长,使得各国的城市居民数量从1950年的7.51亿激增到现今的42亿左右。眼下,世界上有5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这一比例预计将增加到68%,而中国的城市人口将增加2.55亿。在这些数字的背后,隐藏了更多庞杂交错、难以一言蔽之的信息与现实情状。唯一能确信的是,已经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6000多年的城市,正在并将要面对更多严峻挑战,范围覆盖从居住到交通、从环境到教育、从食品供给到医疗保障......的方方面面。



ID- SPECIAL City Vitality 万象

 建筑中的城市 



如果我们把城市视作活力丰沛的生命体,那么建筑毫无疑问是其中负责支撑内部功能、传输信息与运转能量的细胞。建筑的建造者无法脱离城市的背景来思考设计,而公众对于所在城市的感知,往往也正是源自每一座建筑所给予的体验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从对人性的关照出发,在建筑中构建尺度亲切的社群环境,从而打破“千城一面”的面貌,以设计呼应所有个体的存在方式。而发生在建筑落成后的互动交流,则构成了城市活力的重要源泉,在时间的背景中见证着城市的生长与记忆。以此为由,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以公共艺术、交通枢纽、人居社区、商业办公四大类别分别搜寻到以下新近落成的地标建筑,从中窥探一座城市的抱负。



ID- SPECIAL City Vitality 焦点

 Final Fantasy 城市终极幻想 



“未来”是人类永不厌倦的幻想游乐场。城市是托起这个幻想的永不过时的承载体。我们对于未来人类命运给予了多少希望,我们也将这希望寄托在了城市之上。理性、务实的建筑师梳理现有科技成果,在现实的基石上一下下夯实自己对未来的展望;而那些狂野派一旦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天马行空,他们绘制的未来城市图景能即时秒杀好莱坞科幻大片中的场景。



ID- SPECIAL City Vitality 对话

 刘晓都——营造城市引力 



若是说起中国当代城市的活化、更新与规划,由刘晓都、孟岩、王辉三位建筑师创立URBANUS 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一定是个绕不开的名字。由老厂房华丽转身为文艺青年聚集地的华侨城LOFT创意文化园、为低收入人群量身定制的“土楼公社”......再到2017深双以“城市共生”为题的策展思路巧妙介入南头这座“城中村中城”,以文化活动促进古城复兴——毋庸置疑,在中国城市建造的实验场中,都市实践确是实实在在的先锋践行者。身为都市实践“三剑客”之一的刘晓都如今更是将他的实践领域拓展到了美术馆的运营。在2019年的深双展上,《IDEAT 理想家》与刘晓都的对话从他的新角色谈起,话题依然不离城市构建的方方面面。



ID- SPECIAL City Vitality 现场

 2019 UABB

城 市 交 互 ,一 场“ 未 来 ”都 市 实 验



2019年12月21日,UABB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在主展馆福田高铁站和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正式拉开序幕。在“城市交互”的宏大主题之下,两大主展馆分别以“城市之眼”和“城市升维”的板块内容,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空间与科技创新之间不断发展的关系。而在主展场以外,九个由“深双”所延展的实践分展场也以前所未有的突破数量带来各城区实践的丰富体验,形成遍布全城的有机交互网络。这一次,以探讨城市发展问题为主线的“深双”,似乎更像是一场遍布全城的“行为艺术”,兼具“庙堂”的学术探讨,以及“草间”的生活智慧。



ID- SPECIAL City Vitality 展览

 Gordon Matta-Clark 

 切割背后的城市风景 



在20世纪70年代的纽约艺术界,戈登·马塔-克拉克(Gordon Matta-Clark)绝对是占据话题中心的标志人物。他的艺术演练场通常是在充满日常生活的城市空间场景中,通过身体力行地对建筑废墟进行切片、开洞与解剖,将它们陌生化为可栖居的巨型雕塑,并借助影像与摄影捕捉其历久弥新之美。“穿越建筑”是这位建筑“开膛手”兼多面艺术家的中国首展,亦是一场超越建筑范畴的、对建筑本质、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方式的有力诘问,令观众反思现代主义都市规划思想留下的多面遗产。



ID- SPECIAL City Vitality 遇见

 C Future Lab 

 未来城市灵感发动机 



笃信“Tomorrow starts with inspiration.”( 明日始于灵感) 的C Future Lab(中洲未来实验室),一个矢志瞭望未来的实验室。这个名字听上去非常具有前瞻意味的实验室,其背后的运营者不是科学家、社会学家或是设计师,而是一家名为中洲的房地产开发商。在中洲的事业版图里,中洲未来实验室C Future Lab 既非用于哗众取宠的市场噱头,亦非盈利至上的赚钱机器,自诞生之日起,这个实验室就被赋予了更高远的目标——它是为了影响城市未来而存在的灵感发动机。



ID- SPECIAL City Vitality 新生代

 唤醒城市未来主义 



未来城市生活是什么样的?或许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准确答案,但每个人心中大抵有一个想要抵达的未来。如果你对未来感到好奇,希望探索不一样的未来生活方式,或许你可以考虑认识一下这群人:他们运用独特的思维方式解读未来的可能性,并将其运用于生活之中。这种思维就是未来思维,即预判未来可能性从而采取行动的策略性思维。“未来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多种可能性。”郑科骥Louis 和林丹Lynn 在接受《理想家》采访时说。他们与胡镔Bin 共同发起了未来学家俱乐部 (FuturistCircle),与同样对未来抱有纯粹好奇心的年轻人一起,探索前瞻的未来话题,并想办法塑造自己想要的未来。



ID- SPECIAL City Vitality 观点

 城 市 图 景 ,温 情 一 隅 



什么样的城市是生机勃勃、令人心生欢喜的?是有着一条你熟悉的老街,还是有着你最爱的餐厅?听听胡如珊、雷留树、Paul Hsu、陶立夏、蕾拉小姐、Kevin Hsu怎么说。



ID-LIFESTYLE 家在纽约

SoHo 身在七重天



Camilla Vest 将自己的小窝安置在一个洋溢着波西米亚风格的艺术区中心地带。它位于一栋历史悠久的建筑顶层,四周城市风光壮观。这位前丹麦模特,在这个纯净的地方,展示了她精美的家具收藏,它们完美兼容了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和国际化审美。



ID-LIFESTYLE 家在米兰

驶向后现代的“游轮”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来临前,欧洲最宏伟的城市复兴项目之一“CityLife(城市生活)”在前米兰国际展览中心的旧址上拨地而起。有三位国际重量级建筑师及其事务所参与其中,他们是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矶崎新(Arata Isozaki) 和扎哈·哈迪德(ZahaHadid)。我们走进了CityLife 住宅区内的一间公寓,向业主了解了栖息在此的快乐生活。



ID-TRIPS 潮流坐标

Pantin

巴黎的“布鲁克林”


“ 我当选的时候,对建筑还一无所知,但很快就爱上了这个行业。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建筑能够把我的市民联系在一起,能够维护社会的多样性,还能够吸引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 Plus-One画廊创办人 Jason Poirier


1997年,法国Seine-Saint-Denis 省庞坦市制定了一份“工业遗产名录”,决定对市内486处被称为“著名遗产遗址”的建筑物进行保护。如今,这些建筑物发挥出了巨大的吸引力,建筑的翻新与企业的发展相互促进,使庞坦市再次生机勃发,成了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试验场。



 “ 城市的本质应该是一种不清晰、混沌、复杂的

共生状态。” 


 更多精彩内容 

 请持续关注《IDEAT理想家》2月刊!



全文链接



编辑:本刊编辑部

视频制作:栗子

新媒体编辑:甜甜